组合填料与绳式填料挂膜效果

根据目前实验的情况来看,辫式填料挂膜外观现象不如组合填料,可能是由于它吸附性更好一些,导致填料靠内部些的菌种吸收不到充足的营养物,DO吸收不足,导致挂膜效果目前看来不如组合填料。


实验目的: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对比两种填料挂膜的效果,以及所花时间。

实验材料,药品:组合填料,绳式填料,100L水桶两个,复合菌种、碳源、氮源、磷源若干,小型曝气机两个,电子天平,烧杯,玻璃棒、显微镜。

实验时长:2020/4/10-4/24,共计15天。

实验步骤:

1)将两种填料分别均匀放入桶内,并将其固定好。

2)将准备好的水桶注入清水,约70L,将曝气机分别放入两个水桶内,预曝气10min

3)配制微生物生长所适应的营养比,根据NP10051的比例来配制。针对生活污水做实验的话,配COD500mg/l,碳源用葡萄糖500mg/l*70L=35g/1.06=33gN=33/20=1.65g,用氯化铵做氮源1.65÷(14/54)=6.35g,P=33/100=0.33g,用磷酸二氢钾做磷源,0.33÷(31/136)=1.43g

葡萄糖投加量33g,氯化铵投加量6.35g,磷酸二氢钾投加量1.43g

实验开始前三天,每天按照上面的量,进行营养投加。后面视情况来决定是否继续投加营养源。

4)开启小型曝气机

5)菌种投加,按照500ppm进行投加,理论每桶投加菌种量70L*500mg/L=35g。实际投加量应比理论多一到两倍。

实验开始第一天,菌种投加70g

6)每天对两组实验填料,进行观察,填料表面是否有粘性物质产生,以及填料的颜色。

7)每天对实验,进行PH,温度的测试,并做好记录。

8)记录两组实验分别挂上膜的时间,并对其进行镜检,观察挂膜效果如何,并做好记录。

9)根据实验记录,分别对两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其中包括时长,效果,水里水质情况等。

实验结论:肉眼可见的实验装置上来看,组合填料的挂膜效果更好一些,填料有些丝滑感,触摸上去有明显的黏性。填料颜色为橘黄色。辫式填料从颜色上来看与组合填料并无不同,但其没有组合填料触摸上去明显的黏性。

从最终的镜检情况来看,组合填料镜检情况下,原生动物充满活性,且数量较多,辫式填料镜检下原生动物较少,且动作迟缓。由此可知,组合填料上的菌种生长的更为好一些,而辫式填料相对就差了许多。

COD浓度在200mg/LPH7.5,温度17℃,曝气量一致,营养物投加一样,同样的时间内,组合填料挂膜效果较辫式填料好。

组合填料:在短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微生物,有圆点型、条形,这些微生物很活跃,一直在游动,这是在挂膜初期正常现象,有大量的微生物繁殖,但没有看见一些挂膜好的时候会出现的指示性原生动物或是后生动物。短片中黑色的颗粒物是有机质,由于有机质无法被光线穿过,所以镜检看上去是黑色的。还有一些大的圆形气泡,他们中间是透明,两边有黑色的小线条。

辫式填料:它的短片与组合填料的短片明显不一样。短片中活跃的细小微生物较少,但却有很多小圆球,圆球内不是透明,不均匀的分布着一些阴影,是菌胶球,里面聚集着一些微生物,所以“小圆球”看上去有阴影。而辫式填料表面挂膜不明显,没有明显的黏性,手触摸上去甚至有点粗糙,判断跟这些小球有着关系,具体原因还有待实验继续观察。

结论:根据目前情况来看,两者填料镜检都未观察过一些指示细菌生长良好的原生动物(如钟虫,轮虫等),只是组合填料,镜检微生物更为活跃一些。外观来看组合填料挂膜效果更好一些。初步判断辫式填料挂膜外观现象不如组合填料,可能是由于它吸附性更好一些,导致填料靠内部些的菌种吸收不到充足的营养物,DO吸收不足,导致挂膜效果目前看来不如组合填料。


热门推荐